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新闻动态 正文
芙蓉学子·乡村振兴|星火燎原乡土路:湖南大学移动思政课在湘西深处的青春答卷 ——星火筑溪工作队“移动思政课”纪实

发布日期:2025-07-10点击:

当八面山雨雾弥漫,华亿在线芙蓉学子星火筑溪工作队踩着湿滑的山路,重走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。雨水浸透衣衫,却无人退缩。“当年红军在更恶劣的环境中坚持斗争,我们这点困难算什么?”队员抹去脸上的雨水,将党史课堂“搬”进崎岖山路,在攀登中触摸信仰的温度。这是华亿在线芙蓉学子乡村振兴项目团队扎根湘西的日常——他们用脚步丈量乡土,将思政课从书本延伸到田野,书写了一堂“行走的”青春思政大课。

移动讲台:从历史遗迹到田间地头的场景革命

在岳麓书院感悟“实事求是”的千年文脉,于橘子洲头追忆“中流击水”的豪情壮志……华亿在线创新打造的“移动思政课”,早已成为思政教育的闪亮名片。2025年暑期,这一模式被星火筑溪工作队带进湘西腹地。

在龙山内溪村,村委会二楼化身“奇幻地理方舟”。投影光束下,九寨沟的斑斓水色、草原的无垠碧浪、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次第展开。“老师,天山上的雪真的不化吗?”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提问中,队员将中国地形、省区分布等知识融入山河画卷。当湘西的标识在地图亮起,欢呼声瞬间引爆——家乡的坐标,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烙印在童心里。

而在西眉山党史课堂,县委党校老师的《红色西眉》故事让历史“活”了起来。革命先辈的烽火岁月通过温婉而铿锵的讲述,化作孩子们攥紧的拳头和泛红的眼眶。“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字,是从家乡泥土里长出来的根!”队员在日记写道。

双线并进:知识火种与温暖星火的交响曲

童心守护,在游戏与探索中播撒未来:“防溺水六不准,第一条是什么?”“不能私自下水!”内溪村安全课堂上,孩子们响亮的回答穿透雨声。星火筑溪工作队将交通安全演练搬到绿荫下:孩子们模拟过马路、学打手势,甚至操练起八段锦。“摇头摆尾去心火”的稚嫩动作引得笑声阵阵,安全理念却已悄然扎根。
更奇妙的“魔法”发生在植物王国课。含羞草的敏感叶片、捕蝇草的致命机关、伪装成石头的生石花……屏幕上的奇观引发阵阵惊呼。当孩子们亲手测量蜜橘甜度、化身“小主播”推销家乡特产时,“科学”不再抽象,而是舌尖的甘甜与心底的自信。

银龄关怀,叩响每一扇孤独的门扉:当知识的光芒照亮童心,另一支小队正跋涉在探访孤寡老人的泥路上。在陈奶奶昏暗的土屋,队员们发现她摩挲着一张泛黄照片——那是她远在浙江打工的儿子二十年前的模样。“电话少了……路远,活儿重……”一滴泪无声滑落,砸在寂静的屋里,也砸在队员心头。他们留下联系方式,将药瓶仔细归类,柴火整齐码放。

同样的温情在师爷爷家流淌。这位守护47只山羊的牧羊人,谈起羊群时眼睛发亮,提及子女却陷入沉默。队员们送上米油牛奶,将写有电话的纸条压在搪瓷杯下:“爷爷,我们就是您的孙辈!”离别时,老人紧握队员的手哽咽:“等羊肥了,给你们尝尝自家的羊肉。”

星火成炬:乡土实践淬炼青年担当

“移动思政课的核心,是将‘国情’具象为可触可感的现实。”团队指导老师迪里胡玛指出。在内溪村的民情调研中,队员们记录下柑橘滞销的焦虑、留守儿童的教育困境;在慰问因伤致贫的家庭时,他们见证政策托底的力度,更感知到乡村振兴的深层挑战。

八面山冒雨登顶的星火筑溪工作队,则将实践化为精神淬炼。“重走红色路不是体能挑战,而是信念的寻根之旅,”队长在总结会上说,“先辈的坚韧教会我们:振兴乡村,既需俯身倾听细微叹息,更需扛起时代责任。”

微光成炬:照亮乡村振兴的晨昏四季

七月的湘西,星火筑溪工作队离开贾奶奶家时,暮色已沉。灶台边新贴的联系卡、院子里码齐的柴堆、老人眼中未干的泪光,与白日里村委会儿童安全课的喧闹、地理探索时发亮的眼眸,交织成乡村振兴的一体两面。

“每一次知识播撒,都是为童年筑起抵御风雨的堤坝;每一次温暖叩门,都是为孤寂点亮守望的灯。”队员的感悟,道出了移动思政课的真谛。当青年学子将课堂延伸至乡土深处,思政教育便超越了理论灌输,化为服务家国的自觉行动——这簇由湖南大学点燃的星火,终将以燎原之势,照亮每一寸渴望光亮的土地,温暖每一颗期待回响的心灵。

从岳麓书院到湘西山坳,移动思政课的生命力在行走中蓬勃。当青年读懂土地的温度,当知识融入乡土的脉动,“复兴栋梁”的种子便已在山河入梦处悄然萌发。星火虽微,愿为其芒;筑梦为溪,终向江海——这堂没有围墙的思政课,正书写着属于中国青年的壮阔答卷。


版权所有 © 华亿在线

地址: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南校区

邮编:410082

电话:0731-88822261

学校官方微信

马院官方微信